[00:00.000]作词 : まもも
[00:01.000]作曲 : まもも
[00:42.330]始まりは遠く 語られない物語
[00:42.330]开始是遥远的 不被人传颂的故事
[00:48.120]好奇に満ちた 願いが覆う
[00:48.120]充满好奇的愿望
[00:53.590]偽りの価値観に身を委ねて
[00:53.590]把虚伪的价值观交给了我
[01:01.320]光射すその向こうに 潜む影と虚構
[01:01.320]光芒照射的那一边 潜藏在那一边的阴影
[01:09.520]散りばめられてた想いの その先へ
[01:09.520]在这思念的前方
[01:17.230]手をかざした
[01:17.230]伸出双手
[01:19.860]揺れない 迷わまい 確かな意志で
[01:19.860]不动摇 不迷惑
[01:24.370]見せかけの幸せを壊して
[01:24.370]破坏了虚有其表的幸福
[01:28.240]醒めない夢に 終わりを告げる 天使の涙
[01:28.240]在无法醒来的梦中宣告结束 天使的眼泪
[01:35.350]無力なだけの自分なんて もういらないよ
[01:35.350]无力的自己已经不再需要了
[01:50.880]箱庭の隅で 広げてたその羽根は
[01:50.880]在角落展开的羽毛
[01:56.680]空の広さを知らずに 眠る
[01:56.680]不知道天空的广袤
[02:02.230]穢いれ無き正義を振りかざして
[02:02.230]肮脏的无正义被挥舞
[02:09.950]溢れだすその幻 否定された自意識
[02:09.950]溢出的那虚幻的自我意识
[02:18.070]追い詰められてく理想の その先へ
[02:18.070]被追逼的理想的前方
[02:26.030]手を伸ばした
[02:26.030]伸出双手
[02:28.360]揺れて 迷って 不確かな意味を
[02:28.360]摇晃迷茫着不确定的意义
[02:32.830]身にまとう 作られた僕が
[02:32.830]身在身上的我
[02:36.800]積み上げてく
[02:36.800]堆积起来
[02:39.210]気持ちも 想いも 戦う意志も
[02:39.210]心情也好 思念也好 战斗的意志也好
[02:43.750]偽物だって 自分にしかできないのなら
[02:43.750]假如是冒牌货 只能自己做的话
[02:58.710]無邪気でいられた日から あまりに時は過ぎ
[02:58.710]在天真无邪的日子里
[03:12.400]いつの間にか 知りたくなかったこと
[03:12.400]不知不觉我不想知道的事
[03:22.720]知って 選んで 僕らは ここに立つ
[03:22.720]知道了 我们就站在这里
[03:33.020]真実の果てに 見つけた 世界の価値と
[03:33.020]在真实的尽头找到了世界的价值和
[03:39.560]その行方 掴んだ この手をかざした
[03:39.560]这双手 抓住前路
[03:46.280]揺れない 迷わまい 確かな意志で
[03:46.280]不动摇 不迷惑
[03:50.680]望んだ 世界の果てへ
[03:50.680]希望在世界的尽头
[03:54.570]醒めない夢に 終わりを告げる 天使の涙
[03:54.570]在无法醒来的梦中宣告结束 天使的眼泪
[04:01.730]無力なだけの自分なんて もういないから
[04:01.730]无力的自己已经不再需要了

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这一天,我放弃了记账,一个保持了4年多的习惯

原因却十分的简单,因为我把手机升级成了next系统,而众所周知,所谓鸿蒙next在还没有实现类似ios的越狱功能时,目前是没办法侧载安装程序的,换句话说,我想安装旧版是几乎不可能的,只能在应用商店安装最新版,不过就算能,我所所用的随手记大概也无法像原来那样符合我的操作习惯。好吧,说实话,其实主要是有两个我最喜欢的软件用不了,一个是讯飞输入法(旧版9.1),一个是静读天下(旧版4.3.1),我换过好多次手机,有些没啥必要的应用我都渐渐舍弃掉了(包括浏览器Via、ES文件管理器等),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失数据恐惧和能够轻易换机。而这两个东西象征了我在手机上最能做的两个事情,码字和看书。实际上,next商店也有一个讯飞输入法,但跟原生基本没区别,还不如小艺输入法,所以……只能……慢慢……被调教了。静读天下我主要是用来看epub外置小说的,目前只能随便找个东西替代着用用了,反正东西都是越用越习惯的。如果是一般网文的话,我都是直接用番茄之类的看,虽然next版的现在没有广告,看起来挺舒服的

但我保持悲观态度,反正我也不反对广告这种求生手段,不管它能爽多久,总之就先爽一爽再说。嗯,其实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为什么next桌面现在都还没有应用抽屉,我之前用的非next系统明明都有

总之,慢慢等吧,我们有信心的。好啦,其实啊,真正的原因还是已经没有必要再记账了,之前记账的时候,我还在学校,由于校园卡的限制,我只能使用微信支付,快四年的时间里,只有几次出现了空账不对的情况,我不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就看成是我的失误吧(明明一周进行一次对账,却能出现几个月前的空账……一定是我的问题,没错吧)。后来我直接换成了支付宝,非必要情况下,我是不会再用微信了,因为几乎所以支付软件都会在每笔账下写下余额,唯独微信不会。而且所有付款相关的软件都有账单,自己再整一个,除了能全方面一点,就没啥优势了,所以就别用了吧,省得哪天记漏了,还得去疑神疑鬼的。说实话,我很希望next系统能成功,但同样地我也很担心它会失败,通过闭源并实现软硬件一体的有苹果,通过开源底层系统并建立gms软件生态的有谷歌。硬要说鸿蒙系统的优势,那就是元服务和前端原生化,我们知道任何操作系统在软件开发层面,通常分为原生开发和系统应用层开发,所谓的原生开发简单来讲就是适应C/C++体系,window有winapi、linux天生属于gun体系、安卓有ndk、mac/ios的object-c通过.mm来兼容C/C++,至于为啥大家都这么喜欢C/C++,我也不明白,但我知道只要具有面向芯片的编译能力,像rust、go之流其实都可以,只是在C/C++所留下的大量软件生态下,谁都不好离开罢了。这是语言生态,而在系统生态下则是虚拟机的世界,window有.net、安卓有dex虚拟机、mac/ios有swift,至于linux则不需要,而系统级的生态除了开发高效以外,在跨平台上仿佛并不是大多数开发者的选择,因为各自搞起来的话,并没有什么人愿意去维护,也正因如此,也不知为何,前端技术反而告诉发展了起来,其带来electron噩梦,让每个手机有了好多个浏览器的代表作。其实如果一个新系统,想要建立系统级的生态,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简单一些,就是一定要兼容C/C++生态,困难的地方在于api,我自己稍微研究了一下鸿蒙的ndk开发,说实话,不尽如人意,鸿蒙大力推广的是ArkTS,旨在实现自家设备的互相兼容,但你鸿蒙到现在也还没有出PC,我觉得这并不可行,人家有什么深思就不考虑了吧,说不定只是我的层次太低了。说回现实,通常一个新系统只要能兼容C/C++生态并向linuxAPI靠近……??……基于linux的系统!!!没事,只要有了基础,其它所以跨平台的java、python等基于虚拟机的程序立马就能跑起来,所以说,几乎每年都有自研操作系统,还能是初中生都不奇怪了。而且现有存活的开源系统,其实还挺多的,只是用的人数不好评判,那么成功系统的关键是什么呢?
抛去开源系统,不妨我们来看看苹果吧。虽说我并不喜欢苹果,但苹果有些地方还是值得夸奖的,苹果在大多数眼里是昂贵稳定的象征,抛开价格缺点不谈,苹果稳定得看看是哪些方面了,大型工业软件一般都不适陪苹果的系统,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自华为被制裁以后几年,苹果开始自研M系列芯片后,对于基于跨平台引擎的大型游戏有了极大的支持力,未来有没有潜力不清楚,但离传统window家族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过低功耗芯片去比传统的cpu+gpu的双功耗没有太大意义。但对于苹果而言,芯片层面最大的意义就是建立了,arm架构+ios/macos统一的大生态,这里有一篇老文章可以参考一下。华为搞的next系统,借助类似前端的语言artts似乎也想搞一个多端统一的局面,但是你的PC到底什么时候端上来呢!人家苹果都已经把M4芯片放到平板里面去了。其实苹果的稳定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去解释,不知道多久前我看过一个电池性能比较的视频,华子也被拉入其中,使用的麒麟9000系列的芯片,结果……华子遥遥领先呢!其中的技术没啥好说,倒是有一点戳到了我,因为麒麟芯片制成工艺远远落后于当前的旗舰型SoC芯片,因此功耗之类电力相关也是遥遥落后的,所以寿命长点也正常吧!在我看来苹果大概也是类似的,而最近苹果芯片性能大大提升的现在,反而令人担忧它的寿命了……最近刷商城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了iphone13,可以,直接低价拿下

其实不管它是官换机还是官翻机,只要是苹果的硬件和苹果的ios系统就可以了,反正制造分工化下都是盲盒。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轮流使用(一部没电换另一部,如此反复)这两手机一年,选择iphone目前最低配也是为了和华为当前的实力进行匹配,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不想给苹果送太多钱。之后看看,到底哪家手机寿命更长,顺便看看iphone是否有其它人说得那么好用,总之手机方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后有许多机会可以细说很多东西。再来说说桌面端的macos,这篇文章讲述了macos的发展史,不得不令人感叹的是苹果二十多年,这系统ui是真得稳定,操作习惯和界面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说它是停滞了,但其实它做了很多零零碎碎的修补。这其实才是我认为打造产品该有的品质,软件可以更新换代,但能不能不要随便改变用户的习惯,说得就是当前的PC端巨头系统windows,从window10到window11,能吐槽的,大家都吐槽了,我也懒得说了,实际上,苹果还告诉了我们一点,软件发展缓慢并不是什么坏事,让每个软件拥有自己的核心功能,并不断进行细致的修补,反而可以系统和软件更加的长久。新软件不断膨胀并吞噬性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安卓这种手机系统上表现尤为明显。其实我一直都认为,安卓寿命比不上苹果从来都不是系统和硬件的问题,而是软件野蛮生长的问题。从这点上来看,鸿蒙next扩大软件生态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过度,有些软件一直停留在旧版,反而或许挺好的,就和我之前一直用旧软件一个道理,因为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还需要进行那些无意义的更新呢!
如果你说软件操作系统有后门,我有相信的理由,但远程引爆并造成巨额伤害什么的就有点夸张了。因为国行的iphone基本都是国内组装生产,甚至是有些零件,其实我自己也是搞设备的,所以对设计和代工还是有些认识的,苹果虽然是搞整个软硬件体系的,但硬件层面主要是主导设计和代工监督,很多东西虽然看不到源文件,但生产过程却是一清二楚,唯一隐蔽一点的或许是芯片,但它只有脑子,在低功耗的情况下更是不具备释放大量能量的素质。而电池看起来像是个隐患,但它只有不到5V的电压,唯一可能作妖的也只有充电头了,但苹果早就以环保的名义不再提供了,所以手机到底怎么引爆,可能已经超出我的认知了。无关紧要的东西就别浪费时间思考了,再来看看PC吧,一个悲伤的事实是,大众化的消费级电脑,基本都是闭源的,开放啥的懒的说,说的就是window和mac,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其实很多,也有不少在面向市场,但持有量却怎么也起不来的感觉。我觉得挺好解释的,大家都不喜欢折腾,只希望它能用起来,极客社区社区虽然看起来很庞大,但在几十亿的世界人口看来,简直就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实际上,在消费市场面前,简单易用稳定能迅速上手才是最重要的,能最有效完成这些任务的,有两个着手点,一是把握全方位的技术以保证出货的质量把控和售后的全面性,二是剥夺权利以减少用户对系统的破坏。怎么感觉有点像苹果,是的,实际上苹果能稳定的原因很简单,一是软硬件适配设计,它并不能像window家族那样cpu和显卡可以任意的组合,所有的一切都由苹果规定,那么想要做精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恶果就是损失高功耗的高算力。要说最不自由的系统,当然归苹果莫属了,枷锁是一个很好的限制工具,它告诉了你,什么样的硬件只能做什么样的事,你无法突破,自然也就可以稳定的活下去了。哎呀,吹不动了,让我买个Mac min M4冷静一下

我不想给苹果送太多钱,但好奇心又让我想摸摸这种没玩过的东西,奈何黑苹果卡得要死,只能忍痛割爱了,我只是冲着系统来的,并没有其它的意思,因为其它并不稀奇,而且会让我忘记艰苦奋斗的意义。
或许,我该说点现实的东西了,吹嘘任何一个东西之前,我觉得人,最好该动动脑子,在我看来,mac/iphone除了操作系统,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注意用词)。iphone手机不想说啥,纯纯的养殖场,不会到2025年了还有人迷信苹果手机吧!哦,我知道了它们大概是那几千元的苹果去对比了那几百的杂牌安卓,那我确实懂了,因为我自己也用过。至少我明白的一点是,我父母的realme用了几年依旧坚挺、我弟的红米玩游戏嘎嘎地香,而我附近用iphone的人,我不忍心去描述了,最后放个神秘的链接,以及苹果给真信徒提供的产品是不是和我这种菜鸡拿到的版本不一样?,至于逐渐发力的苹果,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要说于我而言苹果最近四年最大的亮点,不是lightning改type-c、不是灵动岛、不是自研M系列芯片、不是A系列芯片的游戏性能大幅提升……而是苹果家族中最具性价比的产品Mac min M4乞丐版,注意前缀。这颗当前最强的单核和这迷你的体积,真的没啥好说的,评测的人一大堆,我也懒得吹了,它唯一的用处,就是让我能拨出一点资金来体验体验这高贵而又傲慢的系统了。至于耐用什么的就别说了,我自己的轻薄笔记本用了快四年多了,还能再战,丝毫没有想换的意思,我的导向其实一直很明确,除了玩新鲜以外,基本都是实用主义。
我们知道,系统内核和操作系统其实应该分开来看待,最近玩过的单片机更是告诉了我这一点,从分光棱镜的Esp32-S3、Racer遥控车的Esp32-h2-min-1到hydrawbus的STM32F405RGT和大linux电视的D1s,甚至还可以包括我更久以前玩过的CH32V307VC,我本以为可以让我更加理解底层,但结果本质上来说,除了拥有更多硬件接口以外,和一般PC开发的区别还真的不大,各种芯片内核cpu编译器和一层层工具链的嵌套,确实挺方便的,可以让人专注于创意,可惜我是个没新意的人,也就达不到我的目的,无法体验纯粹,而且各大单片机还各自为家,虽然都是gun家族的工具,但搞出了几十甚至几百个分支,想要切换单片机还比不上PC端只有window/linux/mac三家独大来得便利。结果玩来玩去又回到了linux-android的世界中去,不过最近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就是单片机跑安卓的这个项目。我们见过各种硬件与系统互跑的例子,比如最常见的window电脑跑linux和黑苹果、mac电脑跑window和linux、各种其它手机跑openharmony等等,为了理解其中的原理,我们需要理解软件的三层含义,第一种是虚拟机上的软件,它与硬件几乎没关系,不做讨论,第二种是系统层的软件,其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可执行代码和软件包封装,可执行代码由静态语言(C/C++、rust、go、指令集汇编之类的)面向芯片架构通过编译器生成,而软件包装由相应系统的sdk生成,它决定了程序如何在操作系统上被运行,由此引出的就是第三种,芯片上原生运行的程序,我们通常将其称为内核,比如linux、windownt、darwin等,其是硬件与操作系统的核心交互中间层,而这个其实才是最困难的,它包括芯片如何启动系统、芯片如何与硬件交互的驱动、如何使用芯片上的特殊功能结构等等。实际上,仔细想想硬件与软件是两个个体,应该很好理解移植的原理,比如使用x86芯片的苹果电脑,仔细想想它和一般window电脑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各种硬件接口基本是标准的。那为什么M芯片的苹果电脑依旧不能原生安装window呢?而且M芯片也不是什么保密未知的架构,而是广泛运用于手机端的arm架构,静态程序编译体系应该很成熟了。实际上,我觉得只是微软没去搞的原因,在M芯片上都已经有AsahiLinux了,而且人家也在努力研究苹果硬件的驱动(其实这是一个充满困难的逆向项目,除了指令集架构以外,M芯片的引导、驱动、中断等机制与一般的通用arm架构硬件差别太多了,苹果又喜欢搞封闭,所以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我就想喷一下windows),反观windows,搞了一个右键菜单反人类的window11,而且window也不开源,想依赖社区也不大可能。额,这不应该是我考虑的事情,我买macmin,不是为了本末倒置反装win,更何况内存又小,所以别想太多了。别人都冲着硬件,而我冲着系统,只能说我太能艰苦奋斗了。我想说个啥呢!如果其它的手机想要使用ios系统是不可能的,但使用鸿蒙os是可能的,也就是openharmony,内核就用原来的,而现在的手机架构基本是统一的arm,不存在什么本质的运行困难,而且实际开跑oh在其它手机上的先行者还挺多的,我就不去细数了,只希望华为的鸿蒙next能活下来,并得到市场,至于其它厂商大概率是比较难放弃自身硬件生态而接入oh的,只能看造化了,当然如果自身实力允许的话,真想给全家换个华为全家桶。
现有的芯片基本都是x86、arm和risc-v的架构,最近看了几本芯片设计相关的书籍,也稍微研究了一下Verilog语言,更是欣赏了一台微机的精致走线,不禁又感受到了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事实,cpu芯片是当前人造产物的巅峰,从设计到生产工艺,无不体现着人类最巅峰的智慧,但如何物理一般,芯片头上也飘着一朵乌云,就是摩尔定律,不断追求更低nm感觉已经没啥意义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拿M4芯片做结的原因,现在我只相信力大砖飞了,至少很多年以内,能有真正革命般超越M4的大概是不存在的。什么叫革命般呢!首先它最不应该的就是像现在这样,天天拿着更低nm作为噱头,而应该从其它地方进行改变,比如直接换介质,改用量子芯片……嗯……好像这是个有点遥遥无期的大饼,也不知现在还有谁在研究这玩意。又或者抛弃历史包裹,一切重头再来……重复造轮子……只要有上限在,我们就有无限的机会去尝试,M系列芯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麒麟芯片我希望它也能奋起直追吧。我现在底层研究想搞什么呢?这也是芯片的一种可能方向。太出乎意料了,竟然是芯片设计。简单来讲,我想设计rust语言的专用芯片,基于高级开发语言去设计依赖于底层的汇编系统,好像确实有点异想天开了,但是这并非不可能的事情,现有的rust语言,虽然能在开发层面通过严格的限制来实现安全规范式编程,但是它编译的结果依旧是面向传统芯片,使用的是传统内存的芯片控制系统,无法解决编译后机器码运行的安全问题。……沉默……沉默……沉默……没想到,过了这么久,我想做的事情依旧是那么多,贪婪的本性依旧没变,画的饼更是一个比一个大,但我要相信我自己,加油吧!!!

2025年2(1+1)月15(14+1)号是我拥有电脑的四周年,从初高中捣鼓安卓系统,到大学研究windows系统,再到这一天集齐ios/macOS碎片,从此我大概不会再眼馋现有的终端世界了,未来当然是要打造自己的终端(芯片+内核+系统+应用),这或许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人生有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是件好事。
半月iphone标准版体验心得:屏幕小是我最喜欢的优点,能换成LCD屏的话,就能和我的山寨机一样作为核心工具了心有向而力不为。还有就是iphone的测距仪挺好用的,不知道为什么安卓这边挺难找到优秀的替代品。至于mac,只能说按键习惯还要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