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过分解读、擅自过分期待、擅自失望而归,或许一生都不要怀有希望、并向往着希望才是最为美好的,同时也是最为残酷的。因为我们可是,最为光荣的,秉持艰苦奋斗精神的,勇于自讨苦吃的,追寻远大理想的,普普通通的平凡打工人。只要一切的所有,都带着最低限度的要求,就会发现世间的一切都是真善美,那么又怎么会有所不满呢?
[00:00.00]作曲 : 冬馬かずさ/下川直哉
[00:01.00]填词 : 北原春希/須谷尚子
[00:02.00]编曲 : 冬馬かずさ/下川直哉
[00:20.95]人は苦しみも微笑みも
[00:20.95]人的痛苦也好,微笑也罢
[00:27.90]つないでゆける
[00:27.90]都是彼此相通的
[00:33.90]あなたといるときの私なら
[00:33.90]如果是与你在一起之时的我
[00:39.24]そんなことも思える
[00:39.24]就会这般地想着
[00:45.61]こんな 一枚の葉もつけない
[00:45.61]就算未能察觉到,一片这般绿叶
[00:52.38]枯れた木にも キセキはおきる
[00:52.38]已经凋零的枝条,也能诞生出奇迹
[00:58.71]ほら 白いたくさんの光が
[00:58.71]看吧 那无数的白色光芒
[01:05.81]真冬のサクラ咲かせてゆくよ
[01:05.81]让樱花在严冬下一直绽放着
[01:16.13]きっと叶うよ
[01:16.13]愿望 一定会实现的
[01:22.26]願いは 目を閉じて
[01:22.26]请闭上双眼
[01:29.22]時の魔法を唱えよう
[01:29.22]咏唱时间的魔法吧
[01:38.00]ゼロから once again
[01:38.00]从零开始 重新来过
[01:56.18]忙しく日々を過ごしてた
[01:56.18]虽然每天过着忙碌的日子
[02:03.32]だけど今は
[02:03.32]但如今,觉得自己
[02:09.46]優しいまなざしで この世界
[02:09.46]已经能够用着温柔的眼神
[02:14.61]見渡せると思える
[02:14.61]眺望这个世界
[02:20.92]こんな 一枚の葉もつけない
[02:20.92]就算未能察觉到,一片这般绿叶
[02:27.82]枯れた木にも キセキはおきて
[02:27.82]已经凋零的枝条,也能诞生出奇迹
[02:34.19]ほら 私の中にも輝く
[02:34.19]看吧 我心中的辉光
[02:41.50]真冬のサクラ咲かせてゆくよ
[02:41.50]让樱花在严冬下一直绽放着
[02:51.30]きっと叶うよ 願いは
[02:51.30]愿望 一定会实现的
[03:00.84]届くから
[03:00.84]请从这里传达
[03:04.52]時の魔法を唱えたら
[03:04.52]咏唱时间魔法的话
[03:14.00]ここから once again
[03:14.00]从现在开始 重新来过吧
[03:31.65]あなたといる未来が
[03:31.65]和你在一起的未来
[03:37.80]キラキラと降ってくる
[03:37.80]闪动着飘落而下
[03:44.76]いつまでもいつまでも
[03:44.76]无论何时 无论多久
[03:50.24]大切にしたいな
[03:50.24]都想好好珍惜
[04:00.56]きっと叶うよ 願いは
[04:00.56]愿望 一定会实现的
[04:09.67]目を閉じて
[04:09.67]请闭上双眼
[04:13.64]時の魔法を唱えよう
[04:13.64]咏唱时间的魔法吧
[04:22.94]ゼロから once again
[04:22.94]从零开始 重新来过
[04:29.25]hm~
[04:36.00]ゼロから once again
[04:36.00]从零开始 重新来过

过去玩GAL专看HS,如今玩Gal只跳HS。

又到了Galgame的季节。不知不觉,我已经将年末定义成了Galgame的环节,没有什么复杂的原因,只是无理由的喜欢罢了。同样巧合的是,不久前动漫“16bit的感动 another layer”,据说这是一部与美少女游戏相关的动漫,那么我又怎么可能错过呢?但正因这个选择,给我带来了心情最为复杂追番的体验。虽然我嘴上总是说着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但当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别人否定、诋毁的时候还是挺难受的。实际上,对于16bit,满分10分的话,我只会给6.5分,这个视频讲述了我的第一种情绪,这个视频讲述了我的第二种情绪,当然温和的我是不可能像后者一样带有戾气的,但“爱之深,责之切”,如果不是因为十分喜欢的话,就不可能长篇大论地写出差评了。争议性是作品的一个重要要素,一边倒地赞赏,或是一边倒的批判,将情绪转化为二极管的思维方式,是我所厌恶的。我不喜欢评价一部作品,并且一直都有着很强的包容性,比如我喜欢破灭之国的男主形象、喜欢雨色协议的OP分镜、喜欢恋爱光谱的精美画面等等,那么16bit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呢?在看的时候,我害怕结束,作为一个Galgame的老玩家,我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了16bit剧本具有很强的Gal味,即“重对话,少过程”,就算是到了13集收尾的时候,重点全都在对话上,而关于解决事情的过程几个分镜就草草过去了。我并不会觉得这是慢热,也不会觉得厌烦,只是我害怕还没看到什么内容,一集就结束了,我很害怕16bit什么都没讲,就完结了,然而事实是这样的担忧确实发生了。如果作为一个Gal的话,它确实有大量的时间去浪费文本,但作为动漫的话就真的不太合适了,以至于很多人对这部动漫的印象主要就是大喊大叫的乐叶了。这是一种遗憾,实际上大部分Gal改都有种类似的问题,只不过16bit的原作是漫画,啊,不,16bit是原创,连名字都只不过是为了能借用漫画的角色而已。实际上,我们最开始所抱有的期待,主要还是受到了舆论的影响,如果我们能仔细看一下简介的话,它最后这样写到“拥有着对美少女压倒性的爱,属于一个少女的故事”,是啊,这只不过是一个属于乐叶的故事。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一个怀抱梦想的却缺乏足够能力的普通阿宅的故事。在整个故事中,乐叶总共穿越了三次,第一次是一个意外,但乐叶见到了那个时候大家对美少女游戏的热情,更加印证了她以前所持有的期待与向往,并与伙伴们共同完成了游戏的制作,并且心满意足的她回到了现在,但世界已经发生了一点偏差,显然乐叶有点小傻,竟然还要稍微探索一下才能发现游戏是穿越的关键,最后在狗的助攻下开启了第二次穿越,在这次穿越中,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男主对PC98那难以理解的爱,但是更不难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人会说整个16bit没有人物塑造,简直扯淡,塑造是什么我可能不懂,但是乐叶的形象却一直都在我心中,会画画、有蛮劲、有激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男主,将小守视为男主应该没问题吧,好歹在最后几集只有小守是可以依赖的了。第三次,迟钝的女主终于意识到了游戏是穿越的关键,但意识到穿越可能带来的后果,但回到公司又感到了现实的无力,于是她选择了逃避,准备了各种借口,并许下了毫无分量的不做过多干涉的诺言。实际上,我看到了一个十分犀利的评论,“当你越厌恶16bit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你在乐叶身上看到了更多自己的影子”,空有理想、只会喊口号、让别人收拾烂摊子,乐叶除了画画似乎一无所有,但我们要知道制作Galgame实际上是ACGN中使用技术最多的一个了,比动画还多,注意不是人力。而且乐叶的这份性格到了12话也依旧没有改变,至于13话已经因为档期问题得强行收尾了,结果就是本可以用来塑造人物成长与改变的内容全都没有了,从结果来看这部番的目的似乎是,乐叶和小守的CP吧,最开始的三次穿越是乐叶对小守的影响,而其结果累积后,就变成了小守在未来秋叶原消失之时反过来帮助乐叶,在两次羁绊的交织之下,最后迈向新的未来。在我的个人观点下,我一直觉得这个迈向新未来的过程更重要,但它偏偏几分钟就结束了。这下你能理解我评分的原因了吗?实际上,在追番过程中,期望这种东西是一直在改变的,我一直都在朝着理解它的方向改动,不仅如此希望也一次次地放低,所以它及格了,至少是一部可以看的番,但它对我期望的打击,只能让它比及格线多一些。
16bit带来的空虚只能靠Gal来弥补了,于是不知为何,当时我本来选定了“白色相簿2”和“乐园:一如既往的我。的存在”。但推白色相簿2一口气就用了我快4天的时间,由于我还有像开题报告之类的各种现实事务,所以有关乐园以后有空再说吧。实际上,白色相簿2,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推了,第一次是在初中,在当时不论是二次元还是Gal,对其本身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那时接触Gal的目的比较不纯,就是涩涩,不知为何可能是当时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比较难以获得这类型的学习资料,反倒是Gal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我的第一部Gal是啥,不重要也不记得了,反正肯定是一个拔作,肯定是一个ONS移植的游戏,这主要还是受限于当时的设备,我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手机,有什么办法呢?不过,这把我往坑里一带,可能一生都跳不出来了。我的印象十分深刻,“秽翼的尤斯蒂娅”,当时我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应该挺涩的吧,现在想想挺不可思议的,到底是哪一个词让我产生了这种感觉,难道是因为当时拔作玩多了产生的应激反应吗?现在大概也是搞不懂的了。但从结果上来看,那时起我大概已经深深地爱上了Galgame这个载体,并且不断地寻找更多的作品,入门Galgame对我来说并不困难,因为我从小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本身从来都不会排斥与厌恶,但那时我又体会到了一种无力感,有好多Galgame用手机都玩不了。不过方法总比困难多,虽然我没有电脑,但我家确实有一部台式电脑,它基本没有什么设防,所以偷偷地使用还是很简单的,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但很多Gal都是一点点地在父母不在的时候偷偷推完的。虽说如此,但当时的检索能力并不强,所以推过的基本都是比较出名的Gal,其中就包括白色相簿2。第二次推是在大学有了自己电脑的时候,本身就是来找感觉,解放被高中时期封禁的二次元欲望,正式入宅用的,虽然大家都说白色相簿2是脱宅神作,但我还是用它来告诉自己,“现实与虚拟我都要,两者都是我的归宿”。要知道“白色相簿2”和“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是影响我人际关系处理的最重要的两部作品了,至少到现在也是如此。第三次就是这一次了,如果要我选出心中TOP0的推过的Galgame的话,也就只能是“白色相簿2”了,理由会随着我对自己评价标准的解释而慢慢浮现出来。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地位导致,想推Gal的时候,我竟然选择了这玩意。至于乐园我没有推过,它挺冷门的,因为16bit相关的讨论,我才知道了它的存在,反正以后有时间肯定会推的。
第一个要求依旧是物理上的可能性。我的目的并非“在虚拟中寻求真实”,因为要知道我也是很喜欢各种奇幻和充满想象力的作品的,反过来说我实际上是在给予作品最低的要求,比如大家都爱说的故事逻辑,但我从来都不在意,于我而言,符合物理就是符合逻辑,一句话可以很好的总结“现实比虚拟更魔幻”。实际上,各种奇思妙想都可以通过,一场梦来结束,所以我才会说我所做的要求上限是很高的。但是很多作品都不会这么做,因为一旦这么做,就落入了俗套,失去了灵魂,从而它就无法去争取我心中TOP级的座位了,尽管我喜欢着它们。第二个要求是必需包含18x内容,这并非“可以不看,但不能没有”那么简单就能概括的,而是18x属于故事的最后一层面纱,一层应该可以被揭开的面纱。例如在白色相簿2,18x并不是单纯地作为福利场景而存在的,没日没夜地sex,看着可太难受了,可是我没有像一般Gal那样跳过,因为好多的心理和感情挣扎全在里面,特别是在浮气线中,一个不想堕落又逐渐堕落的男主,就活生生地展示在了我们的面前。现实中,有的人对待18x很随意,有的人对待18x很忌讳,有的人对待18x很忠贞,但不论如何,在更为深入,更加彻底阐述人性和感情的时候,18x是必不可缺的。你觉得我把18x内容看得太重了吗?实际上,我身边有很多人经常因为各种生活压力而失眠,但不知为何,他们说了这样一件事,晚上在女人身边会更加轻松容易的入睡,原理尚不解明,但这或许就是人的天性吧。第三是它必须带来勇气与希望,这并非喜剧或悲剧就能一笔带过的,就如我之前所说“真正的善良是经历过绝望后的善良”,希望与勇气是面对悲伤与痛苦,没有选择放弃和自暴自弃,而敢于与其斗争的勇气,和寻找出路的希望。白二在ic(introductory chapter)中,通过塑造一个友好的三人组并最终将其破坏,淋漓地展示了“把美好的东西破坏给你看”的悲剧内核,如果白二真的像动漫那样就止步于此的话,那么它永远也不可能在我心中留有位置了。正因如此,cc(closing chapter)的滑雪线和coda的腰斩线,在我这里都算不上结局,它是不做改变、安于现状、止步不前、悲剧延续的典型代表,浮气线中好歹和纱是改变了的,虽然还剩下雪菜和春希互舔伤口,但确实已经有些东西发生了改变,或许此时的时间是可以带来希望的,因为相互纠缠的三个弦已经断了一根。确实挺不公的,为什么和纱线的雪菜还能唱出“I still love you”,雪菜线的和纱却成功地走出了困难,但这或许就是个性的使然吧。三女线也十分的优秀而不失分量,甚至都可以作为主线了,特别是千晶线,但由三个人埋下的问题,还是得由三个人解决,所以在整体上讨论白二的时候,我们还是暂时忽略吧,虽然它们很重要。第四男主可以平凡但不能普通,我并不是要求所有男主都能像春希那样,能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而且能做饭又会处理人情世故,能干确实是一个加分点,但我的要求从来都是很低的,就是男主至少要有存在感。只有这样我才能有一种见证者的感觉,而不是身临其境,不论男主是尽善尽美的温柔大好人,还是十恶不赦的邪恶大混蛋,又或者是受尽折磨的接盘苦主,我都不会在意,又不是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当然这只是入选的条件,根据性格的不同,是存在评级顺序的,核心标准是“我想成为他的程度”。第五是故事必须完结且具有扩展性,稍微想想也能明白不完结,硬要搞什么留白、分隔商法什么的能得人心吗?是否不留白是一种态度的问题,表达作者态度的问题,实际上只要作者写了结局而不去观看的话,这和留白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另一种观点是,留白也是一种作者不知如何选择的表现,正因如此多分支就来了,虽然ACN都可以引入if线的概念,但Gal显然在体验上完胜它们。我之所以Galgame一生推的原因,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完整,额,虽然好像不是所有的Galgame都如此,但至少大部分就是如此就足够了。扩展性或称为延展性,没啥好说的,如果不是什么世界毁灭,人全部消失的死局的话,是几乎所有故事都具有的特点。第六必须要有一个我喜欢的女主角,比如小木曾雪菜,又比如冬马和纱,等等。这需要解释吗?喜欢的女主只会越来越多,虽然虚拟但又鲜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就是一种美好而理想的状态。一些基本性的前提就说这么多吧,至于以后会不会增减,会不会改变就不得而知了,但现在我们知道的是,一筛选而留下的作品就是少之又少的了。实际上,白二有些地方我并不满意,但目前也只有它能占据这个位置了,这不是无奈下的被迫选择,而是理解感受后的心灵所向。
白二的三个主要结局是雪菜线,和纱线,浮气线,我分别给予的二字评价是“喜欢”、“合适”、“现实”。先说浮气线,虽然主要内容都在“至不共戴天的你”里面,但和纱第二次音乐会结束以后就可以当它结束了,并进行如下的曲解,男主变了,因为逃避问题,不愿坦诚相待,最终在谎言之下沉迷于肉欲,不再思考,不再寻找出路。与此同时,雪菜与和纱发现了春希不再是她们原来所爱的那个人了,因此一个人重拾起来她最爱的歌唱,一个人完全确定了自己的钢琴人生,最终留下春希自甘堕落,走向毁灭,可喜可贺。可惜这只活在梦里,不过这正是我之前所说的不留白的魅力所在,只要不去阅读自然就能搞出一个新的支线来,就算只是自己加上去的。在这种解读之下,我给予了现实的评价,因为现实中的人可没有那么坚强啊,不然为何有这么多的人会逃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只可惜白二的世界还是按键机的时代,再怎么逃离,虚拟世界的包容性也完全不如当代,导致逃避的方法变成了填满生活的工作。当然浮气线的现实性不只如此,实际上我反复提及的堕落过程,你只需要把sex换成各种其它各种其它东西就行了,只要抓住情感纠结变化的主线,载体是什么都是一样的,因为此时陨落的男主早已配不上两个女主了,所以这是对大家都好的一个现实结局。和纱线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描绘了一个大家敢想却不敢做的未来,抛弃一切,不论挚友,不论亲人,无论同事,只有唯一相爱的二人一同共赴属于自己的未来。要知道以前的春希,IC篇的春希本身就是这样一个敢想敢做的人,CC篇时虽然已经有些麻木了,但这份力量却依旧有所残留,直到coda篇中遇到了自己的初恋、遇到了自己的心结,在与她的相处之中,因而找回了力量,并获得了成长,学会了舍弃。合适在哪里呢?在我的心中,虽然不愿承认这种支离破碎的结局,这种一直都有的虐雪菜结局,但这对于春希而言或许是最合适的结局。由于我不是冬马派的,所以实在不想说太多东西,当然了,两个女主我都喜欢,但这个结局肯定不是我最喜欢的,总结实际有很多白学家做出了解读,我不知道我的观点是否受到了它们严重的影响,但我的第一感受肯定永远,一直都是我自己的。雪菜线绝对一生都是我最喜欢的结局,这并非因为三女线、和纱线、浮气线等各种除雪菜线外的线都在虐雪菜所带来的怜悯,也不是因为雪菜一直爱男主的忠贞所带来的满足,更不是雪菜对男主无尽的包容所带来的快感,因为这实在过于可悲了,原因很简单,因为雪菜的“感情复杂”,因为感情复杂所带来的敏锐感性直觉。知道我曾经对自己心中“真物”描绘的人大概就能理解,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知根究底,但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想要通过自己将真诚给展示出来,有时反而很困难,因为自己并不能完全理解自己,就算想要将自己全部表里面给述说出来,也会因为自己的误解而展示出虚伪的一面,虽然很可笑,但这就是事实。正因为自己做不到,才需要别人,这也是“真物”核心中互补理论的另一种内涵,我永远一生也不会认为兴趣相投能达到真真的紧密交织,或许能成为挚友,或许能结婚生子,但也就仅仅如此了。白二和春物给予我的最大收获就是,一种看待人际交往的视角,虽然和原作传达的东西有些不同,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事可以缺失,情节可以忘记,记忆可以模糊,但感受和影响永远都在,要知道要知道,我从来都不做剧情解析,只会谈及感受与所得,正因如此不论好坏,渣作永远也不会存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要点是,从个体与团体的角度进行思考,并且要理解别人和你的想法很有可能是不同的。比如有些人根深蒂固地认为男女授受不亲,因为某些必要的情况,不小心碰到了手,就感觉娇羞不已。又比如单纯地男女出去办公务就会被认为两者是有在交往之类的。还有好多实在是不想说了,动漫里这样也就算了,现实还是如此,只能说“入乡随俗”吧,既然没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没办法随意地做出前进性的试探,不如大家干脆都是陌生人算了,用谎言构筑其一层坚实的保护壳,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距离,最后完美地实现现实与虚拟的分隔,在两个世界中来回穿梭,达到内心与外在的动态平衡。要知道所谓作品的影响,并不一定要把被影响者往作品的方向带,而应该带给读者一定的东西,读者带着这些东西,结合自身情况与环境,构建出一个符合现实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真物和大老师的都是有所偏差的,我们借用的只是一个名字而已,诠释还是得靠自己。说了这么多,能理解为什么我会如此喜欢雪菜了吧,要知道进入雪菜线的关键就是坦诚与相信,不论是圣诞节欧洲和冬马的相遇,还是与雪菜闹矛盾时对冬马的贴身采访,又或者是没去冬马音乐会而寻找出差雪菜的真正原因,并且在坦诚一切后,相信这5年来与雪菜的羁绊,相信雪菜能够理解自己,并为自己寻找出路,只有这样当冬马第一次音乐会失败以后,我们才能向雪菜求助,并相信这雪菜一定会来帮助自己。雪菜线的另外一面是对IC篇中的收束,这时他们又回到了5年前,三个人一起开心创作,一起极限演练的日子,但不同的是,大家都成长了,不再会因为感情问题和三人拧成的死结而悲伤,冬马和春希可以真正地相互斩断了,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IC篇在coda篇中画上了句号。“真物”的另一个核心是双向,在雪菜线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最后的最后,雪菜对自己心中各种负面和情绪的坦白,并终于也能相信对方,能够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也相信不会因此而破坏5年的羁绊而远离自己。啊,到底该做何感想呢?一推到底,特别是将雪菜线放到最后的时候,那种感觉和心情难以描述,留下的只是我现在所说的含糊不清的话语。为什么我喜欢雪菜线,其实根本就没必要进行说明。
当然我会喜欢白二的原因可不只有这些。比如时间跨度,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白二这样,横跨高中(IC篇)、大学(CC篇)、工作(Coda篇)这三个十分重要的人生节点。我很喜欢的一个词语就是“看见未来”,对于很多作品,基本都只停留在了高中,就算有未来也就几笔带过,会给我一种未来挺不实在,不够厚重的感觉,而白二则几乎给予了它们近乎相同的重量,并且还在CC篇中开辟了三种不一样的未来。推完白二,无聊的时候我对比了一下,其它我推过的较长的Gal的平均时长,以前没怎么在意,这一看发现白二竟然是最长的一个,真是的,我的大好时光全被白二给“浪费”掉了。不过说来也巧,我推白二的几次正好对应了这三个时间节点,初中的时候反正我都在学高中的东西了,所以视为高中也没关系吧,现在也在找工作,干脆视为工作也没关系吧,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了,但我真的只是想表达我对白二的爱,我现在一个比较大的期望就是,白二能不能想白一做个重制版,把各种零散的东西都整合起来,让我以后再推的时候能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其实另一种期待是,能出一个在我心中地位超越白二的作品,不过在现在这个Gal唱衰的世界里有些太困难了,另一方面是在我所给的价值尺度下,现实题材可能有些难以前进,白二所述说的东西太多了,导致创新的方向一直不够明朗,一味模仿所带来的后果嘛,比如三色绘恋,就有些难堪了。基友和闺蜜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在很多的Gal中,基友似乎只是为了表明,这个作品不是只有男主一个男生而存在的,又或者只是充当一个活宝,发挥着谁都可以发挥的作用,以我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电灯泡不如不要,太碍眼了。是啊,武也在IC篇中大概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地位,虽然是一个部长,但在主角三人团中完全不受待见,不论是合宿练习、登台演出、还是温泉旅游,他永远只是一个后台角色。但完全没问题,还有CC篇,虽然不论武也、还是依緒、又或者是朋,有没办法解决IC篇留下的问题,但是陪伴与推动作用,至少不会让人完全放弃,虽然走得慢,但却却实实地在前进,特别是武也说站在春希这边的时候,我可太感动了,两个境遇相似的人在一起,确实可以成为挚友,永远的挚友,从高中陪伴到工作的挚友,可太难得了。不过真正打破僵局的,还是得靠我们的头号雪菜粉,柳原朋,朋姐,至于千晶应该是三人组和“届かない恋”的粉丝,不过武也和依緒至少也让春希和雪菜支撑了三年,同时也让雪菜更坚强、更强大了。在CC篇中,朋姐充当坏人的形象,不断通过激将的手段,将雪菜未曾向主角所表达过的负能量给彻底地释放了出来,嘴上说着讨厌什么的,但她确实感谢着,感谢着她变成了一个情绪的释放地。朋姐是让雪菜再次找回歌声,再次让主角和雪菜登台演出的关键人物之一,停滞的齿轮也由此转动,男主也能衷心地说出,我第二喜欢的是雪菜,而第一喜欢的是爱唱歌的雪菜。真的吗?那停滞了5年的冬马,那靠着钢琴传达思念的冬马呢?在Coda篇中,武也和依緒正因是过于亲密之人,再加上他们两人自身延续了近十年的问题,导致在解决三人问题上,他们已经做不到更多的事情了。问题回到了IC最初三人的身上,和起着重要联系作用的,雪菜一生的挚友,朋姐。朋姐虽然只是在送门票和雪菜演唱会上做了一个极少信息的传递者,但对于十分了解男主的雪菜来说就已经完全足够了,是呀,太够。
白二整体上是一部严肃的作品,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有趣的欢快内容,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两次采访,一次是IC篇中男主对雪菜的采访,另一次是Coda篇中春希对冬马的采访,它使用了我最喜欢的一种喜剧形式,“语言解读的魅力”。我个人是十分不喜欢开玩笑这种东西的,它确实可能会给人带来短暂的欢愉,但一旦把握不好程度就十分容易将人引入轻浮,使得言语本身难以具备信服力,“狼来了”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有时候复杂的道理就是可以由简单到发指的东西带来,复杂的说教只会令人更加混乱。喜剧的核心要义在于“语言”而不是“世事”,现实是人存在的基础,在面对处理现实问题的时候是不能有丝毫懈怠的,当然了,我们也用办法将现实的必要性尽可能地缩小,以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就算看起来是一种逃避,但它也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方式,只要能经营好现实,分量是多少这并不重要。说到趣味上来,各种ACGN的作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不论画工多好、演出多好,最终还是得靠文字才能传达出趣味的内涵来,无论何种思想,无论是何种态度,文字的表达永远是最强的,至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更多的是一种浸染,我虽然不是什么艺术家,也挺难理解有些作品对音乐、绘画等之类的夸张描写,但作为一个体验者,我有作为感受者话语权,音乐其实很少能带来感到,除非它配上歌词,绘画也很少带来感到,除非它变成动画,并在无形之中成为一个诉说者。谈论太多了,回到有趣上来,理念是“一字而得万字书”,通俗地来说就是“过分解读”,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不好的事情,我不是鉴赏家,也不是评论家,是一个没必要忠于原作的观赏者,它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这么多,我就说这么多,就比如几乎对于所有的作品,我都会往好的方向去进行解读,这并非意味着我的不足之处视而不见,而是为了提升自己所必需的。男主的采访幽默,是一种让我从内容深处觉得有趣的存在,或许不会开怀大笑,但却会永远地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具体细节嘛,个人能力的差异,所以不必在意。
不知不觉,写了太多,写了太久,就先到此为止吧。

一个坏消息:我们学校要求毕业论文必需与专业相关,仔细想想是理所应当的,只怪我当时太想当然了。所以IUT理论只能变成一生的业余课题了,虽然兴趣还能带我走多远,理想还能带我跨过多少困难,我不清楚,甚至有些胆怯了,但至少现在我还是会往前走的。
由于个人时间有限,现在玩的网游可能在将来会都弃掉,虽然每天都告诉自己随便做点简单的一键日常就行了,但心中总会有一丝不甘落后的情绪,结果一补就用去了大把时间,属实难受,放一段崩3打乐土的视频,只能说崩3确实比原解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