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函数,我记得好像是有个e乘了个x什么的然后再积个分之类的吧?啊啊啊,这东西查一下不就行了吗?”
“不行哦,XX。这是基础不牢的体现。”
“可是除了考试,能感知它的存在就足够了吧,知道这么一回事不就行了吗?”
“数学与其它学科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没什么用,现在都不知道在研究一些什么奇怪的东西,嗯…最虚的学科吧,我说的纯数学,可别误会了。”
“数学上都这么不严谨,说话倒是小心翼翼的。”
“怎么说呢?自然养成的吧。”
“数学与其它学科根本区别是严谨。”
“啊,说起严谨,真的是这样吗?我记得,有老师洋洋洒洒地说模形式可以构造出一个椭圆曲线,然后又讲什么模性定理,什么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什么的?但是,听得越仔细就越觉得奇怪,比如怎么构造怎么也没说,还有怎么构造表示也没说,直接说什么这个表示与模形式相关什么的。”
“这是讲解地需要,有很多东西,全都讲完全的话,时间根本不够,重要不是定义是什么,而是它有怎样的性质,能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感受,所以模表示,后来才会用Frobenius元素的性质来定义。”
“其实,我还很好奇一点,数学这东西真的能看出读者有理解吗?定义、定理、证明基本都是搬来搬去,说是什么严谨,有时连表述也懒得改,所谓的讲,和把提纲读一遍没什么区别,不论哪里都看不出转述者的理解在哪里?”
“不说数学,其它学科不也差不多吗?水平这种东西全凭主观。而且,这样难免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说不定只是人家不擅长将理论讲给别人听而已。”
“我一直觉得被动地接受理论而没有任何质疑实在太奇怪了,这给我一种感觉,没有理解理论的自信的感觉。”
“对于正确的东西,有质疑错的也是自己吧,或许教师只是不想将学生引向错误的道路而已。”
“但是只有犯过错才能体会成功的美好。”
“是的,只有经历过邪恶的善良才是真善。”
“我们别说这些虚的东西了,反正我已经变成这样了。”
“怎么样了呢?我没有什么感觉。”
“当然是遗忘了,我的记忆力出奇的差啊,看样子不适合数学,连个伽玛函数都记不住。”
“你刚刚不是还说挺正常的吗?”
“对了,我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来着?”
…………
现实看起来很魔幻,但远远比小说来得平淡,他就是如此的普通,没有任何苦难,学习上虽然会有些小挫折,但也就那样,校园欺凌、社会的黑深残什么的,永远只能活着幻想的世界里。他很不满这样的事实,为什么生活会如此地一帆风顺,为什么没有一场极大的灾难降临到我的头上,为什么我不可以有一个出身贫寒,艰苦奋斗的形象,那我苦苦学习为了什么,学的还是这个世界上最抽象的理论——数学。我学不会数学,但不能把它归咎于外部原因,因为我找不到这样的原因,我想把它归咎于自己比较傻,但这也不行,虽然你的成绩这么好呢?学校的考试算什么呢?你只能说,是自己懒,只想学着装逼,什么都跳着看,找到些看起来不错的词就记下来,丝毫没有理解其中的内涵,你只能说是自己急功近利,想要快速地掌握所有的内容,飞速阅读,成功学会了所谓抓重点的技巧。呵呵,这个世界太可笑了。
坐在教室,看着大家勤勉的样子,想想自己在干啥呢?拿着作业装样子,一点也不想看,看看都觉得无聊。看到窗外的世界,似乎很广阔的样子,但每日每夜都在几个固定的地方游离,只是没有摆脱日常的勇气罢了。他知道自己无能,早就与数学失之交臂,但它难免有一点幻想,幻想自己在中国这种学术环境下脱颖而出,并且接受采访,再给自己附上一层悲剧色彩,因为这腐朽的教育制度,导致自己与名校愈离愈远,但想起自己的梦想,一颗永不磨灭的心,毅然决然地在低廉地环境中做出远超环境的学习,并封闭自己专心研究,日思夜想,只为解决世界数学难题。仿佛自己是世界最孤独之人,身边没有任何可以与自己畅谈的挚友,但是他不忘初心,强忍着无人可解之痛,最终到达理想之巅。
“××,你还在做着这样的妄想啊。”
“好歹,我也是很认真地在学习,虽然越读越不想读了,我真得好痛苦,可是我除了数学,什么也没有了,这已经是一条不归路了,时间成本让我无法回头”
“其实,现在低技术的工作根据我的猜测,至少有个百分之八十吧”
“那也是猜测吧,社会都还没步入,谁知事实怎么样呢”
“看到那个花坛了吗?说点东西描述一下。”
“这是要干什么”
“别管理,你说就是了”
“大大的花坛,五颜六色的花,真好看”
“不对吧,这花不就两种颜色,哪里有什么五颜六色”
“因为让我的心情变好,所以感觉就是五颜六色了”
“也就是说,你是思想派了,什么都靠想出来是吧。”
“别说得我好像不接触现实一样,我每天至少三次要和食堂的阿姨打交道”
“现在让你写一篇文章,你觉得是什么风格的”
“给大众科普某个定理”
“不不,讲点文学性的东西”
“当然是一种生活艰难,受尽歧视,却已经坚持自己梦想的人的奋斗故事了”
“那是你给自己的设定吧,真要写的话,你真的写得出来吗?这种与现实不符的东西。”
“不太理解”
“比如你的故事只有妄想和设定,然后没有任何故事描写来充实设定”
“嗯,我看了这么多,怎么可能写不出故事”
“如果和你所见的相同的话,那就是套路了,被读者读腻的套路,比如对话在这种背景下写得出来吗?”
“有的,我光是自己学习的时候,就会想我在给学生讲课,而且学生不断会提出疑问,然后我再一一解答”
“人格分裂了吧”
“不至于,好歹没出现哪段记忆缺失的感觉,而且我是在遵循希尔伯特大师的教会,”理论的成熟意味着可以把理论清楚地讲给普通人听””
“对于数学,这不大可能吧”
“最开始,我是这么想的,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嘛,以前很多概念,像坐标、矩阵之类的,很多人都不懂,现在感觉很平凡,但…”
“但…?”
“如果仔细想想的话,定义深度很值得考虑,如何一个数学定义的依赖定义多到一定程度的话,科普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吧,因为真得严格科普的话,不就变成了教数学吗?”
“但我们应该正向地思考,正因为教育的越来越普及,概念基础深度就会不断减弱”
“但这存在速度关系吧,数学深度增加的速度远大于平均水平提高的速度。而且数学还有很特别的一点是,数学不同的领域都能存在鸿沟,这在其它的领域是很难见到的。”
他的眼角有一点湿润,他只是坐在书桌前,对着读不下去的参考文献发呆而已。
“哈,又到吃饭的时间了,为什么我会意识到这一点呢?”
“为什么就不能出现所谓废寝忘食的现象呢?”
“为什么我作为一个学术人却过着这么有规律的生活”
“为什么反倒是周围那些不知道干什么的人经常日夜颠倒,饮食毫无规律”
人都好善良,不想把别人想得艰险狡诈,不想随意的揣测别人,食堂阿姨很好,经常给我加菜,经过的路人很好,至少谦谦让让,不会盲打莽撞,走过的路也很好,从来没有让我滑倒,窗户也非常的好,为炎热的我带来凉风,空气也非常好,至少不会让我窒息,天气也很好,经常不会下雨……我又不禁感叹,或许奇怪的是我不是世界。
“你的视野有些狭隘,不能把这样的生活用于所有的学术人,这应该只是个例”
“是嘛,但我找不到任何完全描写学术人生活的作品,传记之类的不算吧”
“大众小说需要亲民,连一点日常感都没有的日常根本没人看得下去吧”
“是的,反正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懂,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你的口中充满了傲气”
“谁不是这样呢?说话不充满自信的话是不会让人信服的”
“是吗?”
“只要你自信地说大众听不懂的理论,至少一半以上的人都会盲目信从,人类真是愚蠢至极啊!”
“是吗?你有统计过吗?有确实地数据吗?”
“没有,这都是我猜的,议论这种东西难道真的需要证据吗?”
“当然了,对于议论文,论据十分重要”
“那种社会新闻上出现的个例,所以说嘛,我讨厌辩论”
“因为它不如数学那样明了”
“这不是废话吗?”
所踩的道路之上,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世界,不只是人来人往,还有一花一草,但是啊,如果语言不能相通的话,那么周围除了动物就是植物了,他生活在动物世界里,不断地寻找进化的方式。看着路边的树,到底该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你的学习能力应该不错,怎么不多学点其它东西”
“因为太无聊了,而且学得不明所以,一点充实的感觉也没有”
“这怎么显得你有学科鄙视链一样”
“当然不会了,对于百科全书我还是很热于学习的,而且虽然鄙视链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我觉得鄙视鄙视也没什么问题”
“自己站在鄙视链的顶端,没错吧。”
“内心肯定是看不起的,言语上也会说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不如说大部分学文的人都是这种感受”
“暂且不说文科,人家物理也能称自己站在顶端”
“世界是物质的,是吧?怎么觉得像哲学”
“牛顿的书都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在乎称呼根本不重要好吧,重要的是内涵,现在的物理在以前就叫做哲学,按照某位物理教授的说法,哲学是从物理里分出来的,在现在也不知道在研究什么的东西”
“我怎么记得他说得好像是数学”
“确实,我也不知道数学在研究什么,特别是现在的前沿,代数几何分析”
“线性代数、高等几何、数学分析,是这些吗?”
“当然不是了,应该是代数几何、几何分析、分析代数,当然这些都只是统称,几何分析实际指的就是解析几何,特别指现代建立在拓扑流形上的解析几何,分析代数指的一些实用性的学科,基本由分析和代数组成,像动力系统、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计算数学之类的,代数几何就像它的名字那样”
“数论这样的瑰宝,还有数理逻辑这样的基础呢?”
“数论属于渗透性的东西,一旦涉及序数就渗入各个学科中去了,但这也是初等数论,因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存在,很多数论定理不可能在数论定理中被证明,也就有了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之类的东西,但它们本质只是研究数论的方法,学科基础还是属于各自的领域。而数理逻辑嘛,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它一直都很独立。还有啊,别拿像博弈论、控制论之类的应用性学科来说事了。”
“因为我们在说纯数学?”
“非要这么说的话,数学的定义就不明确了。”
“也就是说,纯数学的定义就是没啥用咯”
“我说过,别说这些充满争议性的东西”
“可是不讨论有争议性的东西,那媒体不就只有就事论事的八卦了”
“所以说嘛,我不喜欢聊天”
“聊天可以社会构成的基础”
“哪来的奇怪理论”
“而且不分线上线下,根据最新研究表明…”
“好了好了,说这些东西不符合我的身份”
“你有啥身份吗?”
“数学爱好者”
“怎么不是数学家?”
“因为我什么也证不出来,光是学习就用了好多时间”
拿起手机,看看学校又发出了什么最新的消息,核酸检测、工时补录、暑假社会实践、青年大学习、奖学金评定……好多,但似乎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为啥要有QQ微信呢?它们在手机里活着,感觉就是毒瘤、寄生虫般的存在。
“不不,这是你的社会义务,保持与社会的联系,而且这种比较现代的方式也适合你这种现代人”
嘁,给我滚出去。打开B站,没有什么新动态,刷新、刷新、刷新,尽是些无聊的东西,热门,也没什么有趣的东西,那这机械动作的意义何在呢?哼,又看到了一个妄图科普费马大定理的存在,随便看看,果然还停留在“Frey曲线+Ribet定理+谷山志村猜想”的阶段,自己都不懂的东西,还妄图给了科普,人类还真是自大啊。
“搞得你不是人类一样”
“我确实不想当人类了,还得靠衣食住行才能活下去,而且受法律道德伦理的约束”
“难道你还有什么超脱常理的想法吗?”
“超脱常理别说我了,这个世界上就有一大堆,一大堆现实无法实现的东西,全都发泄到了游戏小说漫画里面去了,说实在的,我还挺喜欢猎奇的”
“心理变态是种疾病”
“现实都这么无聊了,在虚拟中追求点刺激难道还是错误的吗”
“啊不,就怕哪天你被洗脑了”
“可是,那些都只是绘制的形式,与现实的差别很大吧,分不清虚拟和现实还不至于,而且占据我现实大部分时间的可是数学啊”
“数学怎么了吗?”
“对于数学以外的现实之物,排除维持现实肉体正常运转的东西,其它的东西我完全无感。”
“这叫毫无社会经验诶”
“只要我能活下去,这些根本不重要好吧”
理性分析感性决策,计量什么的,真是纸上谈兵吧?连我自己也不自信了吗?学习什么的,我本来就没什么感觉,什么能不让我挂科就行了,能让我拿到毕业证就足够了,他害怕数学专业,更不敢踏上这条道路,大学是个什么也学不到的地方,如果无法进入最高学府,在哪里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不选择一条最简单的道路呢?因为现实本来就只是负担罢了。上课、上课,这学期结束以后,选修的学分全满了,只有拿该死的必修非得按学校的套路来,真想早点毕业,但他却想永远当学生,以后会不会很忙?还有时间学数学吗?他是很害怕的。
“我好像知道怎么证明了!”
“证明什么?”
“XX猜想啊!前人研究的深度远超你的想象,就差临门一脚了”
“证明费马大定理最后部分的作者怀尔斯,100多页的论文,一半左右都在复述以前的理论,顺便加点自己的东西”
“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三篇主要论文总也是加起来不过70页,因为那时里奇流和哈密尔顿理论已经十分成熟”
“而且他们证明的是更广泛的结论,半稳定模性定理和几何化猜想”
“是吗?我要成为画上句号的人吗?”
“是的,今天要久违地熬夜了,熬夜将思路全部理清”
“以前只是为了学习而抄抄抄,总于轮到我制作的时代了吗?”
“把书上的东西抄下来,然后看得还是书,这不就是纸的浪费吗”
“不,这是小平邦彦式学习法”
“别兴奋了,稍微注意一下周围吧”
“别吧,现在可是证明的关键部分的整理中”
“不不,我叫你看一下路啊,离宿舍越来越远了”
“现在都这么晚了,稍微认错路也挺正常的嘛”
“啊,关键是你走到公路上来了”
“嗯……”

“为什么不开车灯呢?”
“当然是坏了啊,而且我选择的也是人少的路”
“大晚上的,人少的地方不应该更难走吗?”
“月光还是可以让我看清路的,只是没太注意”
“这案子该怎么审呢?”

他什么也没有留下,不为世人所知,啊,真是一个十足的悲剧啊!!!
…………
“怎么样?应该多少有点被我煽情的话所感动到吧”
“至少一半以上的世人不会有任何共情”
“可是你应该多多少少有一点点吧”
“不完全没有,我看你只是个一直妄想自己充满悲剧色调的狂妄小子罢了”
“我已经很用心了”
“可别忘了,现在你可是在死中梦里与我对话”
“没办法,我们就是靠这个活下去的,或者说这就是我们活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