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多样。古话说得好,人无完人,但我却不禁思考,什么才叫完美的人?生而为人,我们能做到些什么呢?无非两个方面,思想和行动。
先从思想这个易得的方向开始,思想有理性的和感性的两方面内容。前者源于学识,后者属于观念。当然以个人观点来看的话,直接分为理科和文科是可行的,当然此文理科非彼文理科,我们就以此为基础进行更进一步地探究。
理科的思想领导是数学,唯一的差别在于,数学的公理是凭空产生的而非数学的公理源于规律的总结,规律总结得出的公理并不完全正确,所以特例的出现是自然的。比如对于金融,我只有一个观点,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事实或许并非如此,但还是得说一说。金融是经济一个特例,特指交易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度量。交易似乎是个很简单的现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一旦引入数字或者对钱和货的概念进行引申,它就会变得纷繁复杂。交易的根本是价值判断,所以物物交换并不在考虑的范畴,就算真的有物物交换,其本质也要通过钱来做间接判断的媒介。实际上,钱和物本质上也是等同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不同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我说了很多次,那么什么是价值判断呢?交易离不开群体,价值判断包含两方面内容,个体对其的预估价值和群体中进行此价值判断的人数。钱就是如此,在政府机构的权威之下,对钱进行价值判断的人为全国,造钱的成本如何不清楚,但大概率不会超过其面值。另一个将价值提高的例子是投机性质的理财产品,最典型的是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它的价值判断十分模糊,甚至没有任何依据,就算是股票它至少还有个上市公司的情况来进行价值判断,但加密货币就完全只能看舆论了。我们更进一步思考,价值判断的本质实际就是风险,但大众对一件产品的价值判断不够稳定时,其价值波动大,也就是其风险大,资本家赚钱的核心就是从风险中获利。那么所谓的打工又如何呢?打工也是一种交易,其风险来自于公司对你给予的劳动的价值判断。裁员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你的劳动对公司起不来作用的时候,对你劳动的价值判断相当于零。高风险的交易还有很多,比如直播、明星等,有关风险和价值判断已经明了了很多,风险就是价值判断的稳定程度。或许有人注意到了垄断的情况,但考虑到垄断的原因,只能说自作孽。
经济学都有理性人的假设,但基本所有人都是,理学分析,感性决策。我为什么会认为买金融产品相当于赌博呢?因为我没什么闲功夫去研究它的未来走势,或者说决策的人都不够理性,又能分析出什么来呢?金融泡沫就是其中的典型,当然还有阴谋论说有操盘手的存在,这是基本不可能的。那么感性,或者文科在研究什么呢?文科的基础是文字,或者说语言,值得说明的是,任何的被认为的学科,不能单纯地划分为文或理,而是文科部分和理科部分。就算是社会运行的规律,我也想把它认作理科,那么到底什么是文科呢?一门改造思想的学问,文科的本质是一个人改造一个人,或者说一个人说服一个人。为什么要遵守法律?为什么要有道德?我有留在社会的必要吗?所有的问题都没有答案,但需要有一个人来说服我们,甚至我也将小说之类的文娱产品列入其中,就算文字没有意义,它怎么也能对读的人产生一些影响,荒诞派那一时期的东西大体都是如此。但无论如何,文科离不开文字和他人,一个人是不可能产生文科的,当然如果存在别人的文字造物,就不能算一个人了。更进一步,文字一定要是文字吗?其实只要是能传递足够信息的载体就行了,但当一个载体能传递足够信息的时候,那它必定只能是文字。由此引申出来的命题是,文科的价值也只能在群体中才能体现出来,你说一篇文章的思想有多高吧?一部小说有好吧?我说我看不出来,难道能说我眼界狭隘吗?就是大众怎么地推崇它?谁又能保证不是人云亦云呢?我不喜欢文科,并非我歧视它,而是它并不适合我。与我而言,文科永远只是一个拿来看得东西,在别人激烈争论的时候,我在一旁看戏就行了。但不能止步于此,文科还需要考虑的一个东西,那就是感性决策,当别人争论那件事符号道德,哪件事要被写入法律的时候,我还要考虑,当遇见某些事的时候又该如何?是跟随芸芸众生,还是特立独行呢?抉择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没有道德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我们在不经意之间已经被别人的道德观给束缚了,这不是件很可怕的事吗?
思想告一段落了,理科是知识的积累与对知识吸收的能力,是改造世界的能力,文科是文字的游戏,兼容并包但要有所选择,是改造他人的能力。知识我们不一定要完全记住,但一定要有找到它的方式,文字终究只是玩物,一旦化为现实则毫无意义。我们并非全知全能,也不能理解一切思想,但我们是思想上的完美之人。下一步,我们来看看行动上的造物,有什么呢?肌肉记忆,我的印象中只此一种,这也是更符合生物规律的。
肌肉记忆泛指一切通过长时间训练而不自觉完成任务的能力,比如艺术体育等。甚至是,对自己私人空间的收拾和整理,为了生存的炒菜做饭,人际交往中的各种行为。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个人的可完成性,而对于一些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不想将其纳入行动的范畴。在我的认知中,团体行动,团体本身也是一个意识体,其中领导担任这个意识体的脑。整体有自我,它的局部也可以是有自我的,我们身体里有许多生物,我们并不能完全的控制它们,但对于能控制的部分,它就是我。对于意识体的区分,我们以控制为基准,能为之事的考虑也只限于可控的范畴。进化的本质是控制能力的提升,人比动物强大的地方之一就是,对工具的使用。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进化成国家、地球、甚至是宇宙,这些都是妄想啦!我们回到讨论的正题,个人不可能完成除了物理上的限制外,还包括时间这个要素。我一直在学习的有一个是野外求生,虽说可能性不大,但为了生存,必需要有方法找到应对各种可能性的发生。比如,更高文明的生物降临地球、某种病毒肆虐全球、甚至是四维时空中的意识体干扰我们的生活。维数本来就是一个人为的概念,所谓四维的意识体是什么呢?其实指的就是控制范围涉及时间的意识体。我一直喜欢用意识体来称呼,主要不想把类似人的存在用生物来称呼。或许确实有一种存在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因为我们互相不理解,导致我们不认为对方是具有意识的。存在但不认为存在,这可能吗?古人为什么会迷信神之类的存在呢?明明什么也看不到,而现在的人好像基本都有恃无恐,妖魔鬼怪啥,丝毫不畏惧。我们认为我们认识了世界,从微观到宏观,基本所有的规律都在我们手上,就算不知道的也都是细枝末节,我们认为在能见范围内的东西都可以得到解释。但值得注意的是解释以后的解释,综究还是解释,我们知道四种基本的力是,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对引力进行更深入解释的话,我们得到了相对论,质量扭曲了时空,导致所有质体在时空上沿最短闵氏距离移动。相对论比传统力学更进一步在于将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统一了起来。物理世界是规则的,至少我们都这么认为,因为有规律可循,所以我们才不会畏惧,真正可怕的是未知和混沌。回到野外求生,我想说是徒手制造的问题,如何在自然中,制造出我如今十分依赖的手机和电脑。Dr.STONE(石纪元),我前些日子看过的一个漫画,主角的制造能力是真的强,记忆力也是真的强,如果放到现实中有什么问题呢?强大的记忆能力,几千年后还能记住的知识,对于经常在这个学科研究的人,确实可以很轻松地记住很多东西,很多东西用多了都是可以自然记住的。当然人家是虚构的,有作者在背后查阅大量的资料,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自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脑袋里能有这么多知识吗?特别是记忆性强的东西,化学和生物,这两个东西说实话基本记不清了。以前有这样一种言论,记住基本规律,剩下的全靠推导,我们不考虑时间的问题,数学上已经证明了混沌现象的存在,对于我们即得之物都是混沌的产物,是理论上不可完全推导的。换言之,对于此类事务,只能靠记,细胞的组成是什么,有什么化学性质,这种自然物中可以提取什么,都是靠记的,当然记忆是可以书籍进行传承的,读书的目的就是减少验证的过程,增加记忆的速度。但更可怕的情况是,陌生的环境系统,目前所有的生化知识积累都只限于地球。你可能会说化学元素应该比较本原,哪里应该都一样,不对,从物理上来说的话,存在其它粒子组成的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在地球上并不稳定,导致研究成果较少,由其它粒子组成的稳态不一定不存在。实际上,软件就是人为构造的一个稳态系统,它有确定的规律,并且是一个让很多人沉迷的世界,也包括我自己。制作电脑不是一个单线程的过程,比如为了制作芯片我们要先制作一个光刻机,为了制作半导体我们需要提取硅又要一台镀膜机等等。当我们一步步展开,一步步深入探索每一个流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电脑制作的流水线长到有些可怕,而且还是树状的。而且每道工业还有检验的步骤,检验设备需要制作,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有时候运行的结果都是难以预料的,结果不知为何,也不知该如何去排查错误,只能功亏一篑,从头再来。如果我们拥有无限的时间,或许可以悠哉悠哉的,但奈何时间是有限的。既然谈到了现实世界,我想说一说那些,创造精神价值,而不创造现实价值的东西,它们十分的常见,比如艺术,虚拟产品,这些都属于大众视野的东西,我想说的是炒股之类的东西,在我看来,炒股本质就是资金的无序流动,当然股票只是一个便于称呼的代表,我们所指的是所有金融产品,还有一点是炒股和买股票有一定区别,炒股是投机行为,买股票,特别是发行股,是投资行为。股票交易看起来没啥,有钱人的游戏,收割散户的韭菜,交易所再从其中获取手续费。股票本意是好的,为资本家筹集资金,但不知为何像如今这样,一副赌博的模样。说到底也只是一种感叹,对于有些行为是社会性的,我一个个体也无能为力,做不了什么,但我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完美说到底只是一个称谓,如果从定义上本身就说明了,其不可能存在这件事,那“人无完人”也不知道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完美还是得靠我自己来定义。嗯,不过最让我害怕的,果然还是遗忘了。